讳疾忌医终害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6-09-08 17:41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中说:“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讲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也不喜欢别人帮忙纠正,就像避忌自身的疾病而不愿医治,宁肯自我毁灭也不觉悟。

    “四种形态”实施以来,有些党员干部依旧在“讳疾忌医”的误区里打转。有的认为职务我最高,凡事我做主,大权独揽、唯我独尊,把他人的意见看成挑战自己的权威,轻的过耳就忘,重的面斥阴责;有的自身出了问题,还不以为意,认为提意见者小题大做、嫉贤妒能;有的犯了错误,同志们指出、组织上提醒后,仍知错不改、阳奉阴违,大搞皮里阳秋;还有的在组织了解情况、接受组织调查时,不仅不反躬自省、悬崖勒马,反而故意欺瞒、掩盖事实,走上与党对抗的不归路。

    人非全知全能,智者也做不到千虑千得。俗话讲,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要把工作做好,个人的自省、自觉是一方面,善于从他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中汲取养分也很重要。同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吃五谷杂粮,总有个“头疼脑热”,及早治疗,痛下针砭,很快又是一条好汉;若任其发展,视若无睹,必然蔓延全身,酿成大患。

    春秋时,齐景公好酒,曾连饮七昼夜,晏子以夏桀、殷纣王为例劝之,齐景公惭愧不已而毅然戒酒,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使齐国由乱转治、强盛一时。而曾经的“广西最年轻市长”李水明,置父母的严词警告、妻子的竭力劝阻、朋友的苦口婆心于不顾,干了违纪违法的事,最终身陷囹圄。

    老话讲得好,听人劝,吃饱饭。自身出现了问题,听得进善意的提醒,就能避免犯错误;犯了错误、受到劝诫,及时醒悟,立行立改,也就避免了“病症”恶化;犯了大错、受到严惩,能反躬自省、壮士断腕,就不会边错边走、越陷越深。

    这些道理大家其实都懂,但总有一些人放不下身段,舍不得面皮。问题的根子在这些人摆不正心态,看不到党的良苦用心,与党离心离德,不相信组织才是党员最坚实的靠山。因而讳疾忌医,让身上的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

    治未病难于治已病。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就是要及时挽救失足同志。当头棒喝,为的是唤醒顽痴;忠言逆耳,求的是行稳致远。给同志提意见、轻处分,秉持的是党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为的是卸下党员身上的包袱,给其改过自新、轻装上阵的机会。

    浪子回头金不换。摒弃讳疾忌医的顽固思维,投身组织的宽厚怀抱,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组织的提醒和帮助,及时纠正改过,依旧是党的好同志。漠视病症、掩耳盗铃,既于事无补,更错失改过的良机,最终悔之晚矣。(徐达胜)

【责任编辑:黄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