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御史王回:直声亮节,正气岩岩
来源:莆田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10-08 10:17
在宋朝的大背景下,御史王回名字不是很响。而提起蔡京,人们耳熟能详。其实,王回与蔡京同乡同龄同朝为官,他们的宦海生涯和生命轨迹在宋朝这块文人政治的土壤上,必然有太多的遇合和交汇。

     王良记

     在宋朝的大背景下,御史王回名字不是很响。而提起蔡京,人们耳熟能详。其实,王回与蔡京同乡同龄同朝为官,他们的宦海生涯和生命轨迹在宋朝这块文人政治的土壤上,必然有太多的遇合和交汇。

     我们先看一组简历数据。

     王回(1048~1101年),字景深,兴化军仙游折桂里汾庄(今榜头镇云庄村人。宋庆历八年(1048年)生。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初授江陵府松滋县令,后改任濠州鹿邑县令,政绩显著,擢升宗正寺主簿;哲宗时任睦宗宅讲书。宋徽宗时,加武骑尉,后提拔为监察御史。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军仙游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东宅村)人。宋庆历七年(1047年)生。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浙江钱塘县尉,舒州推官,后任起居郎。哲宗时出使辽,回来后提升中书舍人,户部尚书。宋徽宗时,任太师,官至右相,位极人臣。

     回公与蔡京一样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士子文人,都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他们都以个人的智慧和不懈努力为大宋皇朝奉献,并一步一步的从地方走进朝堂,位列朝廷。这是宋朝开明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士子文官提供的一条仕途通道。

     蔡京的生命太过复杂圆融多面,历史的毁誉也很沉重,我辈一时也无法纠偏一二。不说他的艺术天赋和天资才智,但以其政治强势,位居权相十七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天下第一人。对于身处内忧外患的朝廷重臣,能为宋朝争取几十年的和平时间,如果一定要说蔡京是弄臣奸佞,我想那也是一位极善于窥探捕捉皇帝内心的一个顶尖的弄臣和高级的奸佞。

     而回公的个性声名则简单的多,直声亮节,正气岩岩。宋史记载“回,廉静好学,少事亲孝,为善节爱。出于至诚”, 回公在任上“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宽恤甲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宋代文天祥有诗赞回公“节守刚毅,学术深醇。正言补阙,诤友忠君。芳流黛籍,义慑奸魂。凛凛生气,百世犹存。”北宋江西诗派创始人陈师道,明代户部尚书倪元璐、礼部尚书方万有,清代黄庆云等都为回公写下脍炙人口的诗赞。大赞回公为人忠信,晚节不改,青松本色。世人称他为“元祐名臣”。

     回公初任江陵府松滋县令时,毁除淫恶偶像庙祠。当地人用活人“祭告鬼神,谓之采生,商旅不敢过,民生凋敝,回捕治甚严,其风为之变”。(见《莆阳比事》引《国朝宝录家传》)。在鹿邑县时。回公在任上“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宽恤甲里,滞狱积案为之一清,政绩显著。年余旋将调任他职,邑人闻讯,争向朝廷状其治行,乞留者万余人。”回公的执政有口皆碑,名闻朝廷。

     回公与好友邹浩(官居右正言)常常以气节相激励。元符二年(1099),因废孟后、立刘后之事,将乱朝纲。其时右正言邹浩将论之,以告其友宗正寺簿王回,回公曰:“事有大于此乎?子虽有亲,然移忠为孝,亦太夫人素志也。”邹、王素来友善,肝胆相照,及浩上疏后被贬岭南,众官不敢与浩接近,只有回公为他治装送行,且安慰他母亲。事后回公被拘留审查,回公在公堂上直言与邹浩“实当预谋,不敢欺也”,并念出那奏章两千言的内容。结果,回公被撤职赶出帝京,列其罪状,谓之“奸党”,刻石端礼门,最后以“元祐党籍”为罪名公布天下。

     铮铮铁骨,耿直性格,在大原则面前能坚守底线,成就了回公的一世英名。但也给自己带来了“奸党”罪名。而这个罪名恰恰是当时权臣,自己的同乡同龄同朝为官的蔡京奉徽宗之命亲自搜罗,立“元祐党籍碑”。将司马光、苏轼、程颐、秦观、王回等309人确认为“害政之臣”,并亲自手书姓名,立碑“扬恶”。题刻在端礼门外,并发各州县,想把政敌“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但由于蔡京自己在社会背上“奸臣”、“贼首”骂名,不到一年,便毁了此碑。那些“害政之臣”及其亲属不但不以被刻名于《元祐党籍碑》为耻,反以为荣。“党籍碑”在人们心目中竟变成了一块“光荣碑”。从中窥见出北宋文人政治和政见之争的端倪。

     由于回公的节守刚毅,不避权贵,甚得后人敬仰。宗族后嗣立祠纪念。云庄大宗祠、昆山御史祠、城内鳌峰祠、古濑帽山祠都奉祀王回御史。云庄昆仑山顶的回公御史祠,是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修于明正德年间,有明户部尚书大书法家倪元璐大书“元祐名臣”四字牌匾;城内鳌峰祠,它的旧祠是南宋绍兴十一年,知县陈致一倡建的,地址在县北外保福院。清乾隆十六年奎山王氏二十二代裔孙王国栋捐金,选邑治之西鳌顶建造之,故称鳌峰祠;御史回公墓在善化里(即大济镇乌台村今乌头村),据旧谱记载“乌台村在邑西善化里三会寺前左边,村以御史得名,过去叫乌台今俗称乌头,……境内有御史桥,奎山在乌台村左边,山内有古墓,坐丙向壬,即王回御史公墓。

     历岁悠远,忆思渐芜,风雨无情,日侵月蚀,墓祠旧迹日渐颓圮。我们在追怀先祖的同时,对同个朝代的同乡为官的王回和蔡京的生命的交汇遇合多一些关注,可以披开干枯的史书评价的羁绊,多一份有血有肉的有人情味的人性挖掘,这便是对生命的本然多一份尊重。

【责任编辑:林丹霓】